首页 > 古诗词 > 王昌龄的诗词

关于"王昌龄"的诗词

长信秋词五首

作者:王昌龄 | 朝代:唐代

金井梧桐秋叶黄,珠帘不卷夜来霜。

熏笼玉枕无颜色,卧听南宫清漏长。

高殿秋砧响夜阑,霜深犹忆御衣寒。

银灯青琐裁缝歇,还向金城明主看。

奉帚平明金殿开,且将团扇共徘徊。

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昭阳日影来。

真成薄命久寻思,梦见君王觉后疑。

火照西宫知夜饮,分明复道奉恩时。

长信宫中秋月明,昭阳殿下捣衣声。

白露堂中细草迹,红罗帐里不胜情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作者:王昌龄 | 朝代:唐代
秋风夜渡河,吹却雁门桑。
遥见胡地猎,鞴马宿严霜。
五道分兵去,孤军百战场。
功多翻下狱,士卒但心伤。

译文

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,吹过雁门的桑田,边地一片萧瑟。

远远地能够看见胡地有人在打猎,虽说还不是秋天,边塞却已经十分寒冷,战士们只能在严霜中风餐露宿。

在战场上,兵士们被分成五道作战,孤军奋战,身经百战。

战士们虽然英勇,结果功劳多的反而会被下狱,想起这,真是让战士们伤心啊。

注释

参考资料

送任五之桂林

作者:王昌龄 | 朝代:唐代
楚客醉孤舟,越水将引棹。
山为两乡别,月带千里貌。
羁谴同缯纶,僻幽闻虎豹。
桂林寒色在,苦节知所效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从军行七首·其四

作者:王昌龄 | 朝代:唐代
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

译文

青海湖上乌云密布,连绵雪山一片黯淡。边塞古城,玉门雄关,远隔千里,遥遥相望。

守边将士,身经百战,铠甲磨穿,壮志不灭,不打败进犯之敌,誓不返回家乡。

注释

青海长云暗(àn)雪山,孤城遥(yáo)望玉门关。青海:指青海湖,在今青海省。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,置神威军戍守。长云:层层浓云。雪山:即祁连山,山巅终年积雪,故云。孤城:即玉门关。玉门关:汉置边关名,在今甘肃敦煌西。一作“雁门关”。

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 破:一作“斩”。楼兰:汉时西域国名,即鄯善国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。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,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。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。终不还:一作“竟不还”。

参考资料

  1. 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年10月版:第330页
  2. 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76-79页
  3. 徐中玉 金启华.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(一).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9年9月版:第485-486页

城旁

作者:王昌龄 | 朝代:唐代
降奚能骑射,战马百余匹。
甲仗明寒川,霜囗囗囗囗。
囗囗煞单于,薄暮红旗出。
城旁粗少年,骤马垂长鞭。
脱却囗囗囗,囗囗沦狄天。
匈奴不敢出,漠北开尘烟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送刘十五之郡

作者:王昌龄 | 朝代:唐代
平明江雾寒,客马江上发。扁舟事洛阳,窅窅含楚月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送人归江夏

作者:王昌龄 | 朝代:唐代
寒江绿水楚云深,莫道离忧迁远心。
晓夕双帆归鄂渚,愁将孤月梦中寻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送李五

作者:王昌龄 | 朝代:唐代

玉盌金罍倾送君,江西日入起黄云。扁舟乘月暂来去,谁道沧浪吴楚分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行路难

作者:王昌龄 | 朝代:唐代
双丝作绠系银瓶,百尺寒泉辘轳上。悬丝一绝不可望,
似妾倾心在君掌。人生意气好迁捐,只重狂花不重贤。
宴罢调筝奏离鹤,回娇转盼泣君前。君不见,眼前事,
岂保须臾心勿异。西山日下雨足稀,侧有浮云无所寄。
但愿莫忘前者言,锉骨黄尘亦无愧。行路难,劝君酒,
莫辞烦,美酒千钟犹可尽,心中片愧何可论。
一闻汉主思故剑,使妾长嗟万古魂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城傍曲

作者:王昌龄 | 朝代:唐代
秋风鸣桑条,草白狐兔骄。邯郸饮来酒未消,
城北原平掣皂雕。射杀空营两腾虎,回身却月佩弓弰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了解古诗词

古诗词

本站精心收录了近30万首中华古诗词,囊括300余万诗句,融汇了从先秦到近代各朝各代的经典佳作。您可尽情探索唐诗宋词元曲,饱览文人墨客笔下的锦绣山河、人间百态。本平台支持多维度搜索,无论您想按诗词全文、特定诗句、作者姓名、句首或句尾关键词查询,都能便捷地找到心仪作品。让我们一同品读千年文化精髓,感受古人智慧,在字里行间中汲取东方审美与人文精神的养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