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 > 常建的诗词

关于"常建"的诗词

题破山寺后禅院

作者:常建 | 朝代:唐代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
竹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都寂,但余钟磬音。(版本一)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
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俱寂,惟余钟磬音。(版本二)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
竹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俱寂,但余钟磬音。(版本三)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
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俱寂,但余钟磬音。(版本四)

译文

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,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。

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,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。

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,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。

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,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。

注释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清晨:早晨。入:进入。古寺:指破山寺。初日:早上的太阳。照:照耀。高林:高树之林。

竹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竹径:一作“曲径”,又作“一径”。通:一作“遇”。幽:幽静。禅房: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。

山光悦鸟性,潭(tán)影空人心。悦:此处为使动用法,使……高兴。潭影:清澈潭水中的倒影。空:此处为使动用法,使……空。此句意思是,潭水空明清澈,临潭照影,令人俗念全消。

万籁(lài)此都寂,但余钟磬(qìng)音。万籁:各种声音。籁,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,泛指声音。此:在此,即在后禅院。都:一作“俱”。但余:只留下。一作“惟余”,又作“唯闻”。钟磬: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。磬,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。

参考资料

  1. 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334
  2. 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183-184
  3. 蘅塘退士 等.唐诗三百首·宋词三百首·元曲三百首.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:103-104

宿王昌龄隐居

作者:常建 | 朝代:唐代
清溪深不测,隐处唯孤云。
松际露微月,清光犹为君。
茅亭宿花影,药院滋苔纹。
余亦谢时去,西山鸾鹤群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塞下曲四首·其一

作者:常建 | 朝代:唐代
玉帛朝回望帝乡,乌孙归去不称王。
天涯静处无征战,兵气销为日月光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题破山寺后禅院

作者:常建 | 朝代:唐代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
竹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都寂,但余钟磬音。(版本一)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
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俱寂,惟余钟磬音。(版本二)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
竹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俱寂,但余钟磬音。(版本三)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
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俱寂,但余钟磬音。(版本四)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宿王昌龄隐居

作者:常建 | 朝代:唐代
清溪深不测,隐处唯孤云。
松际露微月,清光犹为君。
茅亭宿花影,药院滋苔纹。
余亦谢时去,西山鸾鹤群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三日寻李九庄

作者:常建 | 朝代:唐代
雨歇杨林东渡头,永和三日荡轻舟。
故人家在桃花岸,直到门前溪水流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春词二首

作者:常建 | 朝代:唐代
菀菀黄柳丝,濛濛杂花垂。
日高红妆卧,倚对春光迟。
宁知傍淇水,騕褭黄金羁。
翳翳陌上桑,南枝交北堂。
美人金梯出,素手自提筐。
非但畏蚕饥,盈盈娇路傍。

译文

注释

菀(wǎn)菀黄柳丝,濛濛杂花垂。菀菀:茂盛。蒙蒙:原意为雨雪云雾迷茫的样子,此指杂花繁茂。

日高红妆卧,倚(yǐ)对春光迟。红妆:美女。倚:靠。

宁知傍(bàng)淇水,騕(yāo)褭(niǎo)黄金羁(jī)。宁:岂。傍:靠近,此指居住在淇河边。騕褭:良马名。淮南子·齐俗:“夫待騕褭、飞兔而驾之,则世莫乘马”。褭:袅的异体字。“騕褭”,《英灵》作“腰袅”。羁:马笼头。

翳翳陌上桑,南枝交北堂。

美人金梯出,素手自提筐。

非但畏蚕饥,盈盈娇路傍。

参考资料

送宇文六

作者:常建 | 朝代:唐代
花映垂杨汉水清,微风林里一枝轻。
即今江北还如此,愁杀江南离别情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落第长安

作者:常建 | 朝代:唐代
家园好在尚留秦,耻作明时失路人。
恐逢故里莺花笑,且向长安度一春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江上琴兴

作者:常建 | 朝代:唐代
江上调玉琴,一弦清一心。泠泠七弦遍,万木澄幽阴。
能使江月白,又令江水深。始知梧桐枝,可以徽黄金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了解古诗词

古诗词

本站精心收录了近30万首中华古诗词,囊括300余万诗句,融汇了从先秦到近代各朝各代的经典佳作。您可尽情探索唐诗宋词元曲,饱览文人墨客笔下的锦绣山河、人间百态。本平台支持多维度搜索,无论您想按诗词全文、特定诗句、作者姓名、句首或句尾关键词查询,都能便捷地找到心仪作品。让我们一同品读千年文化精髓,感受古人智慧,在字里行间中汲取东方审美与人文精神的养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