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诗词 > 宋之问的诗词

关于"宋之问"的诗词

渡汉江

作者:宋之问 | 朝代:唐代
岭外音书断,经冬复历春。
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

译文

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,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。

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,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。

注释

岭外音书断,经冬复历春。岭外: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,通常称岭南。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。书:信。

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 来人: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。

参考资料

  1. 刘学锴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34-35
  2. 赵明华.唐诗原来可以这样读.哈尔滨: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1-02:61-62
  3. 张国举 等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:长春出版社,2010:29

题大庾岭北驿

作者:宋之问 | 朝代:唐代
阳月南飞雁,传闻至此回。
我行殊未已,何日复归来。
江静潮初落,林昏瘴不开。
明朝望乡处,应见陇头梅。

译文

阴历十月的时候,大雁就开始南飞,据说飞到大庾岭,它们就全部折回。

鸟儿不进,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,真不知何日何时,我才能遇赦归来?

潮水退落了,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,深山老林昏暗暗,瘴气浓重散不开。

来日我登上高山顶,向北遥望故乡,抑或能看到: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。

注释

阳月南飞雁,传闻至此回。阳月:阴历十月。

我行殊未已,何日复归来。殊:还。“我行”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,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。

江静潮初落,林昏瘴(zhàng)不开。瘴: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。

明朝望乡处,应见陇(lǒng)头梅。望乡处:远望故乡的地方,指站在大庾岭处。陇头梅:大庾岭地处南方,其地气候和暖,故十月即可见梅,旧时红白梅夹道,故有梅岭之称。陇头:即为“岭头”。

参考资料

相和歌辞 王子乔

作者:宋之问 | 朝代:唐代

王子乔,爱神仙,七月七日上宾天。白虎摇瑟凤吹笙,乘骑云气吸日精。

吸日精,长不归,遗庙今在而人非。空望山头草,草露湿君衣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则天挽歌

作者:宋之问 | 朝代:唐代

还应鼎湖剑,千载忽同归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渡汉江

作者:宋之问 | 朝代:唐代
岭外音书断,经冬复历春。
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

译文

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,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。

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,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。

注释

参考资料

  1. 刘学锴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34-35
  2. 赵明华.唐诗原来可以这样读.哈尔滨: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1-02:61-62
  3. 张国举 等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:长春出版社,2010:29

灵隐寺

作者:宋之问 | 朝代:唐代
鹫岭郁岧峣,龙宫锁寂寥。
楼观沧海日,门对浙江潮。
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。
扪萝登塔远,刳木取泉遥。
霜薄花更发,冰轻叶未凋。
夙龄尚遐异,搜对涤烦嚣。
待入天台路,看余度石桥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作者:宋之问 | 朝代:唐代
马上逢寒食,愁中属暮春。
可怜江浦望,不见洛阳人。
北极怀明主,南溟作逐臣。
故园肠断处,日夜柳条新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送杜审言

作者:宋之问 | 朝代:唐代
卧病人事绝,嗟君万里行。
河桥不相送,江树远含情。
别路追孙楚,维舟吊屈平。
可惜龙泉剑,流落在丰城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作者:宋之问 | 朝代:唐代
候晓逾闽嶂,乘春望越台。
宿云鹏际落,残月蚌中开。
薜荔摇青气,桄榔翳碧苔。
桂香多露裛,石响细泉回。
抱叶玄猿啸,衔花翡翠来。
南中虽可悦,北思日悠哉。
鬒发俄成素,丹心已作灰。
何当首归路,行剪故园莱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度大庾岭

作者:宋之问 | 朝代:唐代

度岭方辞国,停轺一望家。

魂随南翥鸟,泪尽北枝花。
山雨初含霁,江云欲变霞。
但令归有日,不敢恨长沙。

译文

注释

参考资料

了解古诗词

古诗词

本站精心收录了近30万首中华古诗词,囊括300余万诗句,融汇了从先秦到近代各朝各代的经典佳作。您可尽情探索唐诗宋词元曲,饱览文人墨客笔下的锦绣山河、人间百态。本平台支持多维度搜索,无论您想按诗词全文、特定诗句、作者姓名、句首或句尾关键词查询,都能便捷地找到心仪作品。让我们一同品读千年文化精髓,感受古人智慧,在字里行间中汲取东方审美与人文精神的养分。